鱼乌的馄饨做得不如岐山县里城东口的那家姓黄的老叟家好吃,汤是用鱼头熬的,有股腥味儿。好在宁和不是挑口的人,只皱一下眉,也就填了肚子。至于宁皎,只要是能吃的,他连生熟都不如何在意。
他们只在鱼乌境内停留了半日,便朝着大赵东去。
“前方道口有家客店,你我且去。”宁和从剑上落下,立在山崖上朝前望了一阵,回头道,“歇上一歇,用些汤食,明日再行。”
却听宁皎说:“老师先去,我在林中寻些零碎饱腹,入夜再寻来。”
宁和叹口气,也不多说什么,微微点了下头,先朝前头去了。
宁皎原身为蛟,食量自然较人而言大上许多。
他原本并不在意吃什么,但这些日以来也知晓了一个道理,就是在客店与街上吃,须得付钱;在林子里水里捉来吃,那便不须付钱。于是他从此就在野外“就食”。
宁和不知具体缘由,只当阿皎到底为兽,兴许有些捕猎之好,实为天性,自己也不当太拘着他。
于是她便独自去了前头那家客店。
那小店支在山道路口,按说荒郊野岭本该没什么人来,走近一看,却见那院里竟还停了几辆马车。大堂里隐隐人声阵阵,很有几分热闹。
这客店乃是一院一楼,高不过小二层,没有挂招牌,只在门口支了个茶字幡儿。宁和走近去,见那台阶门口蹲着个灰衣裳的小娃,不知男娃还是女娃,瞧见她便张嘴喊了声:“有客人!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