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没有开场的玩笑或虚华的头衔介绍,而是直接在白板上画了两个简单的图形:一个是「收入→支出」的单向直线,另一个是「收入→资产→创造更多收入」的循环图。

        「很多人以为,只要更努力加班,争取加薪,就能变有钱。」陈定一的声音平和,却很有穿透力。「但为什麽很多人明明很努力,薪水也不低,却总是觉得钱不够用,无法摆脱财务焦虑?」

        他指着第一个单向图:「因为你一直在这个循环里。收入增加,支出往往也跟着增加,甚至增加得更快。你就像在滚轮上奔跑的老鼠,跑得再快,也只是停留在原地。」

        接着,他指向第二个循环图:「关键在於,你必须想办法跳脱那个滚轮,打造这个能自己运转的系统。你们不是没有钱,你们是还不懂钱是如何流动的,不懂得如何让钱从消耗品,变成能为你工作的资产。」

        朱陶原本带着审视与怀疑的心态,准备随时找出讲师话语中的漏洞。但陈定一没有夸大其辞的保证,没有推荐任何特定产品,他只是用清晰的逻辑、贴近生活的例子——b如一杯咖啡的钱若持续投入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,十年後会有何不同——逐步拆解他们对金钱的惯X思维。

        「资产,不是指你拥有的东西,而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的东西。负债,则是把钱从你口袋拿走的东西。很多人买了自以为的资产,b如一辆只会折旧、产生税金与油费的车,或者一间超出负担、让月现金流为负的房子,结果反而被这些资产拖垮。」

        这番话像一道光,穿透了朱陶长久以来对「理财」的排斥迷雾。他发现,这和他厌恶的那种鼓动人心、追求快速致富的论调完全不同。这是一种理X的、系统X的思考方式,关乎的是认知与选择,而非投机与运气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下意识地坐直了身T,目光紧盯着白板,不再像之前那样,一听到理财就本能地反驳或关闭心房。他甚至开始默默思考,自己每个月的薪水,有多少是流向了真正的「负债」,而他们这个家,又拥有什麽能称得上是「资产」的东西?

        施西在一旁,偷偷观察着朱陶的神情。当她看到他眼中那份顽固的抗拒逐渐被专注的思考取代时,她一直紧绷的心,稍稍松弛了一些。一GU久违的,名为「希望」的暖流,悄悄在她心底重新流淌。或许,他们这次真的找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,一条他们可以一起学习、一起前进的路。

        讲座结束时,施西眼中重新燃起了学习的热情。而朱陶,第一次在关於金钱的公开场合里,选择了沉默思考,而非急着否定。

        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;http://www.nbxszp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